當前烏克蘭內戰並不受到國際矚目,但依然有零星衝突,今年以來已造成55名烏軍士兵陣亡,18名平民喪生,數百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救助。
對俄政府而言,這場低烈度戰爭的主要信號是:烏克蘭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克里米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等地是在行使其自決權,而烏克蘭政府無力控制局勢,說明其還未形成民族國家。
對烏克蘭而言,其國內依然生活著大量講俄語的人口,其中一些人親近俄羅斯。儘管2019年,烏克蘭政府出台法律,將烏克蘭語定為主要語言,但在很多場合,人們依然會說俄語,甚至包括現任總統澤連斯基。
不過,烏克蘭的主權還是得到了聯合國以及絕大多數國家的承認,甚至也包括普京,畢竟普京也不指望把一個反抗情緒如此之強的國家納入到“泛斯拉夫聯邦”之中。俄羅斯在吞並克里米亞時就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提升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就讓俄羅斯花費了數百億美元,隨之而來的西方制裁更令俄羅斯損失了超過千億美元。克里米亞還出現了水荒,因為烏克蘭切斷了通往該地的運河的水流。以至於有人猜測,俄羅斯此番入侵烏克蘭只是為了向烏政府施壓解決水荒。
但如果普京入侵烏克蘭只是為了解決克里米亞的困境,那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令俄羅斯更難以承受後果。
目前拜登政府使用了平衡手段,一方面威脅對俄施加新的制裁,並向中東歐國家增兵,但另一方面拒絕直接軍事介入俄烏衝突。拜登與普京進行了兩小時的通話,這是一次外交行事,沒有擦槍走火,也沒有恭維奉承。
拜登和普京可能會在2022年初會面。其實去年4月,當俄羅斯在俄烏邊境進行軍事動員時,拜登和普京也在隨後的6月於日內瓦會面。正如朝鮮通過發射導彈來引起美國注意一樣,俄羅斯也在使用這種方法。
問題是,俄美領導人都面臨著國內壓力。在美國,兩黨正在努力為烏克蘭提供更強大的軍備,加深對俄威懾。在俄羅斯杜馬(議會)中,像日裡諾夫斯基這樣的極右翼民族主義者和像久加諾夫這樣的左翼領導人一度呼籲徹底吞並烏克蘭的頓巴斯地區。此外,普京和拜登的支持率過去一年都在下降,使得他們在國內的回旋空間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