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來源:東方網 作者:苗瑞祥
1月18日,一位台灣網友發視頻稱,來到遼寧沈陽網紅打卡地,地鐵“沈陽站站”打卡,卻發現站牌悄悄改名變成了沈陽站。於是該網友喊話沈陽的領導:沈陽站站真的很可愛,呼籲把沈陽站站改回來,並艾特沈陽市文旅廣電局局長劉克斌。
地鐵站名的設置並非簡單的標識,關乎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文化的縮影。在許多城市,地鐵站名往往承載著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是城市的一張名片。沈陽地鐵的“站站”命名,雖然初看有些與眾不同,但正是這種與眾不同,賦予了它獨特的魅力。有網友就力挺道:“沈陽(火車)站(的地鐵)站改名叫'站站',很合理,沒毛病。”
誠然,地鐵站名的設置應當遵循一定的規範和標準,確保公眾出行的便利和安全。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應過於拘泥於傳統命名方式,而忽略了創新和個性化。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於事物的認知和接受度越來越開放,“站站”這樣的命名方式其實也是符合語言發展規律的。語言並非一成不變,它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而演變的。地鐵車站作為一個城市的公共空間,其命名應當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能夠與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相適應。
當然,“站站”這樣的命名方式也並非沒有爭議。有人認為它過於隨意,缺乏嚴肅性;也有人認為它不夠規範,容易引起混淆。但無論如何,我們應當認識到,爭議和討論是推動事物進步的動力。
“站站”這一命名或許不盡完美,但它引發了公眾對於城市文化、地名管理等方面的思考和討論。據悉,2021年初,知名笑星馮鞏的一條抖音視頻“火”了。視頻中,他冒著雪也要站在“沈陽站站” 前,大大提升了“沈陽站站” 的知名度。地鐵“站站”的命名或許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或許會有更多具有創新性和個性化的命名方式出現。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保持開放的心態,理性看待爭議,給予創新嘗試足夠的空間和支持。正如沈陽市文旅廣電局局長劉克斌所言:“聽勸!沈陽站站回來啦!小夥伴們可以打卡了。”這不僅是一種積極響應民意的工作態度,更是對城市文化和創新的尊重和鼓勵。
在當今這個多元化、開放化的時代,我們應當鼓勵創新和個性化的發展。地鐵站名的更改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標識變化,更是城市文化和時代精神的體現。它反映了公眾對於城市形象和文化建設的關注和參與,也體現了城市管理者對於民意的尊重和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