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商業製造國,因此也是最大的半導體產品消費國。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確實依賴世界半導體產業的供給,特別是美日韓和台灣。但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在資本—材料—技術—製造—市場的完整循環中,市場是主要驅動力,資本是潤滑劑。中國擁有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擁有充足的資金,有能力投資建設自己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美國專注於高端半導體技術、產品設計和期望掌控奈米製造業,在很大程度上被其高端軍事應用的重要性所誤導。誠然,在使用高科技武器的長期戰爭中,高端半導體技術將是關鍵要素,但在消費領域,基於14納米和28納米技術的J基礎半導體製造工藝才是真正的主力。 。中國在加快製造業以滿足需求方面沒有問題。所以在非軍事對抗中,中國的經濟發展可能會放緩一點,但在短時間內會迅速恢復崛起。
假設美國正密謀與中國進行高科技軍事對抗,美國是否掌握了所有的勝利牌?不,完全不是,如果走非和平道路,美中關係的道路會很坎坷。首先,綜合評估中國的軍事能力,中國現在擁有完全獨立於美國GPS系統的獨立北斗系統(GPS在俄烏戰爭中幫助了烏克蘭)。中國海軍的進步速度是美國的2.5倍,中國已擁有三艘現代化航母,足以保衛其海岸線和海洋經濟區。中國能夠以一己之力在太空建立空間站,其導彈、超音速噴氣機和武器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高端納米技術已達到物理極限,美歐已經沒有多少領先優勢了。此外,台積電高端納米工廠遷往亞利桑那州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勞工技能、種族歧視, 成本提高等諸多問題。此外,為了報復美國的制裁,中國已開始對高科技和高端軍事武器開發的重要部件元素鎵和鍺的出口進行控制。
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和預測,當前的反華戰略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走和平道路建設美中關係更有意義和互利。這條和平之路確實存在,因為沒有具體證據證明中國刻意要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主。所有關於中國威脅的故事都是基於想像的和虛構的假設。相反,如果美國選擇走和平道路經營中美關係那和平道路確實存在。不幸的是,在美國當前的“政治正確”情緒下,中美關係的和平道路是坎坷不平的。
(作者系中美論壇專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