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推進“中國智造”需要更多的“大國工匠”
http://www.CRNTT.tw   2020-10-25 08:22:57
  中評社北京10月25日電/近日,上海市總工會2020年工匠選樹活動公布了新一屆“上海工匠”。而國慶期間播放的紀錄片《上海工匠》第六季,講述了其中幾位工匠的故事。

  縱觀我國歷史,從不缺乏能工巧匠,如魯班、蔡倫、張衡、畢升、墨子、黃道婆、沈括等,也不缺工匠精神,然而,因多方面的影響,近現代以來,我國的工匠精神卻在弱化。

  殊不知,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推進我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已成為必然。尤其是推進“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變,更需要“大國工匠”的“智造”。因為要想打動消費者,產品應該兼顧“質造”與“智造”。質造是智造的前提,但智造反過來又有力保障了質造。所以,在這方面,每一個有志於提升中國製造的水平的品牌都需要充分關注這兩個方面。那如何讓大國工匠為“中國智造”保駕護航呢?

  首先要弘揚“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種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於創新的精神。弘揚工匠精神,一方面要在全社會營造尊崇工匠精神的社會風尚,如設立技術大師工作室,倡導拜師學藝等。另一方面要盡快扭轉社會上依然存在輕視職業教育、不重視技能人才以及“藍領工人不是人才”的舊觀念,多措並舉地激發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其次要提質“大國工匠”。我國是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總體而言,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實現製造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關鍵在於提高創新能力,而大國工匠是助推創新的重要源泉。大國工匠不是因循守舊的從業者,而是在堅守中追求突破、不斷創新的技術傳人,努力把工匠精神融入生產製造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真正把敬畏職業、追求完美落實到行動中去,去實現突破創新。這就需要我們緊扣時代的發展和需要,加大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尤其是職業院校在課程設計上更加注意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造就更多的既有扎實理論功底,又善於實際操作的行業精英。

  第三要激勵“大國工匠”。高素質、高技能的產業工人,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剛需”。而培養大國工匠不能只說在嘴上,更須落實在行動上。這就需要我們大力提升高技能領軍人才的政治待遇、經濟待遇和社會待遇水平,全面加強服務保障,發揮高技能領軍人才在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營造優越的人才環境,引來更多人才。同時,不斷完善技術工人評價工作和技術工人平等享受待遇政策,加大勞動和技能競賽培養選拔力度,落實好技術工人休息休假權利,廣泛宣傳技術工人勞動成果和創造價值,竭盡所能創造“軟環境”,讓更多技術工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業績。全方位拓展技術人才的成長空間,充分激活他們的創新創造活力,這也是打造大國工匠、推進“中國智造”的務實之舉。

  來源:東方網  作者:劉純銀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