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近年來,中央出台了多重舉措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民營企業倍受鼓舞。但在個別地區仍存在落實不力的情況,扶持政策林林總總,卻忽視了法治才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個別地方出現的濫用公權的“亂作為”現象,讓一些企業家受了傷、寒了心。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個別地方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竟然存在行政命令“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現象。雙方協商後簽訂了受法律保護的合同,行政部門一紙文件就能說改就改,全然不顧在民事合同中雙方地位是平等關係。更讓不少企業家無奈的是,由於行政機關在當地比較強勢,一旦遭遇這種“亂作為”,即使尋找法律救濟也是徒勞。
有一些企業家表示,現在有些地方存在“關門打狗”現象。在招商引資時允諾各種利好政策,一旦把企業引進來,企業就成了“案板上的肉”,任由一些行政部門擺布。利益受損的企業往往只能“啞巴吃黃連”,把苦往自己肚子裡咽。種種亂象背後,正是“亂作為”。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某些地區還出現了把民事糾紛當成刑事案件的現象。在企業與個別地方政府結束“蜜月期”或關係惡化後,原本與當地政府部門或經營主正常的經濟往來,都可能成為打擊報復的“把柄”。這種亂作為的可怕之處在於,它往往披著法治的馬甲,打著“打擊犯罪”的旗號。即使最後還了企業家清白,但臟水已經潑出,負面影響已經發生,企業家及其企業也都已“臭名遠揚”,造成的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還有一些企業正常維權卻被視為“找事兒”“挑刺兒”,這也讓企業苦不堪言。一些較真的企業,非要找個地方評理,或是求諸法律,或是求諸上級,最後雖然“討到了說法”,但卻“討不到便宜”。一些企業家無奈地說,自己是“贏了官司,輸了未來”。
個別地方一見企業通過法院起訴等方式,要求自己認錯賠禮,就打著環保、稅收、安全等名義調查走訪,雞蛋裡挑骨頭,進行打擊報復。目的就是殺雞儆猴。
近年來,中央採取了各種措施嚴防公權濫用,但仍有個別地區、個別官員“頂風作案”。公權濫用不但給企業家造成巨大傷害,也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必須嚴查。
法治是最主要的營商環境。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才能讓企業家有安全感,專心致志謀企業發展。如果不從根本上想企業家之所想,急企業家之所急,再多措施也難以對症下藥,最終難免淪為“花架子”。只有切實將各種監督制度用活、用好,確保公權力不隨便動企業家的“奶酪”,民營企業才越來越有活力。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韓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