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數字化經營:商業銀行的選擇
http://www.CRNTT.tw   2020-10-16 09:28:30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對傳統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來說,挑戰前所未有。今年以來,建設銀行積極探索數字化經營模式,經受住了內外部環境變化、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因素影響,取得了數字化經營初步成果,增強了數字化經營的信心決心。

  企業級技術架構和大數據分析能力是基礎。企業級技術架構是從企業的整體價值鏈視角,重構業務模型、數據模型、產品模型與用戶體驗模型,秉持“統一、協同、共享、敏捷”理念,在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前沿科技支撐下,以平台化、組件化、參數化、雲化為標準搭建的基礎架構體系,實現快速創新和敏捷交付。大數據分析能力是指匯聚內外部數據信息,構建統一數據視圖,運用智能化算法和大規模算力,開展數據挖掘分析,預測宏觀經濟形勢、洞察全行業經營狀況,為數字化經營提供決策支撐。企業級技術架構和大數據分析能力是推進數字化經營的堅實基礎和強大武器。

  搭建業務、數據、技術三大中台是關鍵。我們全力打造“數字化工廠”,深入推進“數字力工程”,探索建立數據資產管理體系,搭建包括業務中台、數據中台和技術中台在內的中台體系。如果把數字化經營比作戰機起飛,中台就是航空母艦,提供彈藥補給、通信指揮、後勤保障等穩固堅實的平台支撐。一是打造業務中台。按照“用戶—客戶”進階經營和端到端運營要求,提煉賬戶、支付、營銷等可共享複用的業務能力,形成可快捷調取的通用服務模塊,賦能前端場景的高效拓展和產品的敏捷創新。二是打造數據中台。構建數據智能中樞和全域數據供應網,強化數據獲取、集成整合、挖掘分析、即時賦能等核心功能。三是打造技術中台。技術中台對應用研發、交付、運行所依賴的技術實行平台化、組件化設計,以雲服務為主要交付方式,實現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基礎能力快速供給,敏捷賦能業務發展。

  圍繞“生態、場景、用戶”開展探索是核心。我們始終堅持“建生態、搭場景、擴用戶”的數字化經營思路,積極打造彼此相連、同步迭代、實時互動、共創共享的生態圈,跨界連接多個客群、多類產業和多種生產要素,為生態圈內各方提供共同演進的機會和能力。針對個人用戶,圍繞公共服務、公交出行、生活繳費、商戶消費、社區居家等生態場景,全面洞察、精准畫像,實現生態數字化連接、產品綜合化交付、服務多渠道觸達。針對企業用戶,我們搭建“惠懂你”普惠信貸服務平台、企業智能撮合平台、供應鏈金融平台等,致力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的開放共享生態。針對政府用戶,我們圍繞“優政、利民、興企”目標,為雲南、山西、重慶、山東等省份積極打造“一網通辦”智慧政務模式,並與28個省級和130個地市級政府簽訂智慧政務合作協議,用金融力量助推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是保障。在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數字化經營實踐中,建設銀行在全行上下經歷了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經營理念上,開啟了從以產品銷售為中心到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的轉變,實現了“客戶洞察、雙向互動、精准觸達、千人千面”;在營銷模式上,經歷了從單點推送營銷到互聯平台、構建場景、營造生態的革新,實現了“全鏈路、全渠道、全天候”的全域營銷;在戰略推進上,經歷了從分兵作戰到跨區域、跨條線、跨部門、跨層級的統籌協同。

  數字技術正在重塑銀行轉型之路。在數字化經營道路上,唯有做到敞開胸襟、堅定探索、快速行動、穩步推進,才能掌握主動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桂平(中國建設銀行行長)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