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http://www.CRNTT.tw   2024-03-14 08:09:28
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它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質變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誌。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黑龍江時第一次提出了新質生產力的概念。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它既是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一項長期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任務。在2024年1月31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質生產力”的概念作出了全面闡述,提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首要任務,而高質量發展又符合新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5日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進一步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北京日報發表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文章表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具有科學的指導作用。

  新質生產力系統

  文章指出,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它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質變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誌。

  從系統論角度來理解新質生產力,更為全面。系統論作為基本的分析方法論,包含要素、結構、功能三方面。從要素看,是新型勞動力、新型勞動對象和新型勞動工具,以及新型的基礎設施。前三個要素可以組合成新型的基礎設施,而新型的基礎設施本身的內容作為支撐又很重要。從結構看,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涉及到傳統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最終會形成一個現代化的產業體系。結構是要素的載體,即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新質生產力要素的產業載體。從結構角度分析新質生產力系統,現代化產業發展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從而發揮新質生產力系統的功能。從功能看,表現為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也體現了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同時是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要求。通過這個系統,新質生產力要素組合、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撐和新型工業化功能得以聯繫起來。

  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本特性

  文章分析,從二十大報告到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中央越來越重視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對於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理解,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這些是產業的發展方向;同時又提出完整性、先進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把現代化產業體系拓展為六方面屬性。

  一是先進性。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先進性是指產業體系中的各類產業技術水平處於創新、前沿狀態的基本特性。現代化產業體系順應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趨勢,產業轉型升級符合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實現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一二三產業之間進行融合,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先進性的產業體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應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占比逐步提高的過程。

  二是協同性。產業體系本身是一個複雜的經濟系統,這個系統是由技術、資金、勞動力、自然資源、制度、政策等要素組成各類產業,以及各類產業在空間組合和時間連接的相互作用、從而發展形成具有複雜結構的生態體系。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協調性指在產業結構向高級化、合理化演化過程中,各類生產要素有機組合、各類企業高度協同、各產業之間有效配合、產業鏈條各環節有序承轉、區域合理布局的產業體系運行狀態特性。

  三是完整性。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完整性是指各類產業門類齊全、產業鏈條完整、產品品種豐富完備、零部件配套能力強的基本特性。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在需求端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在供給端,我們強調強大的生產能力,這恰恰體現為我國工業體系最為完備、規模最大。中國目前是世界上製造業體系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所擁有的由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構成的工業體系,已經涵蓋了聯合國工業分類目錄39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已經連續13年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製造業增加值的30%。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