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冠病毒“物傳人”風險多大?
http://www.CRNTT.tw   2022-01-19 10:32:58
 

  “物傳人”風險有多大?不是新冠病毒主要傳播方式

  1月16日,國家郵政局安全監督管理司發出通知,要求各企業要切實做好國際郵件快件處理場所消毒、通風等工作,對進口國際郵件快件,要在進入生產處理環節之後,第一時間逐件進行外包裝各面全覆蓋消毒,並制定疫情高風險國家和地區進口郵件快件疫情防控處置方案。

  新冠病毒在低溫下長時間存活並經冷鏈傳播的案例,過去一年多來在我國部分地區曾先後出現報道。我國疫情防控一直堅持人、物、環境同防。

  不過,梳理公開報道中的“物傳人”情況,可以發現基本是市場、物流等第一接觸點的人員感染。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物傳人”的限定條件較多,並非新冠病毒主要傳播方式。

  在此前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物傳人”要造成感染,需滿足三個條件:一是物品污染較重;二是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時間較長,一般來說溫度越低,病毒存活時間越長;三是接觸污染物品時未採取適當防護措施。

  吳尊友認為,相比受到人感染,受到物感染的病毒量不同,病例容易出現無症狀感染或輕症感染,往往發現不夠及時,可能引發新的疫情。

  既往案例中,一度有過部分食品表面檢測出核酸陽性,曾引發“物傳人”擔憂。為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有關負責人專門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查出來都可能是核酸陽性。光是檢出核酸陽性,不代表具有傳染性,只能說明曾被新冠病毒污染過。

  個人如何做好防護?盡量減少直接接觸境外快遞

  疾控專家提示,收取快遞尤其是境外快遞時,做好戴口罩、妥善處置外包裝、對內件做消毒處理後進行使用等防護措施,可有效減小被新冠病毒傳染的潛在風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