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交付了近14萬輛新車;2021年,預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將超過30萬輛;2022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將超過100萬輛。然而,車輛安全問題的頻頻爆出,不僅透支了特斯拉品牌,更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造成了嚴重損耗。
目前,消費者對於新能源乘用車並沒有形成廣泛而統一的認知和認可,促成消費者購車的最主要原因仍為財政補貼和不限牌的雙重政策推動。此外,消費者在做出選購純電動汽車的決定後,其焦慮重點已從電動汽車續航能力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轉移至車輛的安全性問題。
隨著需求攀升,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整車能耗要求,以及續航里程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安全問題則是根本問題,是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特斯拉如若不加強對於車輛安全方面的重視,那麼勢必會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被自己埋下的隱患巨石重重絆倒。
固態電池“破壁”電動汽車安全焦慮
□記者 王鶴 上海報道
近段時間以來,蔚來發布續航里程達1000公里的150度固態電池包,稱將在2022年四季度交付。蔚來最新車型引爆的固態電池熱也正在A股持續發酵。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介紹,目前,新能源汽車使用的電池是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磷酸鐵鋰/三元/鈷酸鋰正極。電解質是可燃的液體電解質,但液體電解質容易引發安全憂慮。而且,能量密度為300瓦時/公斤時就已經達到了液態鋰離子電池的極限。下一步,就是要發展固態電池或逐漸過渡到全固態鋰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