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充分激發更多力量參與轉化
http://www.CRNTT.tw   2021-01-09 09:33:49
  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福建南平自然資源優勢突出,多年來,當地對加強生態保護、加快綠色發展高度重視。如何使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產、生態價值體現為經濟價值?為探尋轉化突破口,南平在全國首創“生態銀行”平台,著力解決資源變資產、變資本問題,讓生態產品價值可量化、能變現,打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國家自然資源部賦予南平4項相關試點政策,並將順昌“森林生態銀行”列為首批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10個典型案例之一。順昌擁有林地250萬畝,通過“生態銀行”平台,零散化的森林資源得到整合、保護與提升。

  做好生態資源轉化,必須用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依靠強有力的基層組織、行政政策手段等,把分散在不同所有者手中的零散資源聚合起來;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生態產品市場交易與生態資源的產業化經營,提高生態資源市場化程度,實現“綠水青山”的市場價值。

  從目前各地實踐來看,政府這只手的作用發揮較好,市場這只手的作用發揮仍不夠,特別是包括企業在內的社會力量參與不足,市場化的自然資源定價、交易機制不完善,影響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南平的“生態銀行”建設模式也沒有完全實現市場化運作,前端的收儲整合做得比較好,後端的資本引入、市場開發仍有進一步擴大提升的空間。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前提是市場交易,交易的前提是產權清晰合法。目前,一些生態資源產權界定不清,一些資源的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租賃權沒有法律意義的合法抵押、交易權限。有的企業與縣鄉政府、村集體簽訂了合約,但投資“做好了”,實際擁有權的農戶卻反悔收回,導致企業與社會資本為了規避風險而放棄投資開發。

  未來在推進“生態銀行”建設過程中,應以自然資源產權制度、交易制度等作為突破方向,鼓勵按照混合所有制等形式開展自然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規範資源評估、流轉、提升、開發等環節,提升運作水平;探索建立生態資源、生態產品市場化交易機制,開展自然資源市場化出讓試點,以經濟杠杆調動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積極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生態產品生產流動,建立服務生態產品開發的金融體系,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產品生產,逐步提高生態產品生產和服務在經濟社會中的比重;發揮比較優勢,走出山區特色發展路子,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宏偉(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