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9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今年前10月,香雪制藥享受社保費階段性減免、疫情防控捐贈支出全額扣除、增值稅留抵退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費優惠共計超過1500萬元。”廣州市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盧鋒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他們將這些優惠進一步用於研發投入、生產基地建設、員工工資及原材料採購,增強了企業發展能力,提振了信心。
香雪制藥只是今年以來享受大規模減稅降費紅利的眾多企業之一。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今年我國出台7批28項優惠力度大的減稅降費措施幫助企業渡難關。前11個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達23673億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減稅降費政策。該從哪些方面進一步完善?在財政收支平衡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減稅降費如何挖潛?記者就此採訪了業內專家。
“減稅降費作為逆周期調節政策,近年來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期間,減稅降費政策聚焦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應對了經濟下行壓力。”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認為,2021年應進一步鞏固減稅降費成效,尤其是可以適當保持針對疫情防控的相關政策,例如小微企業減稅、社保費減免等,進一步實現“六穩”“六保”。
今年受疫情影響,財政減收增支明顯,一些地方特別是基層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前11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5.3%,支出則同比增長0.7%。“大規模減稅降費在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也間接導致財政收入減少,帶來財政收支壓力加大的風險,從而對財政可持續性構成挑戰。”李旭紅認為,未來減稅降費的趨勢將不再是一味擴大規模,而是提質增效,在保持宏觀稅負相對穩定的前提下,開展結構性減稅降費,使受益主體集中於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