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發展紅利的持續釋放,是“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
2016年至2019年,中國經濟總量從突破70萬億元增長至近100萬億元,經濟增速始終保持在6%以上,占全球經濟比重達16%,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左右。同時,作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經濟的世界影響力也在不斷提高。
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的同時,中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率穩步提升,經濟發展“含金量”更足了。
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1.2萬億元,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60%左右。2019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為14.4%,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53.9%。
同時,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居世界第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新興服務業近4年年均增速高達19.4%,伴隨著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等一大批創新成果的出現,經濟新動能正不斷湧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在接受人民網財經專訪時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25項主要指標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等指標均已提前實現,其他大部分指標也正接近完成、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在加快,發展方式也從規模速度型逐步轉向質量效率型,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的提升就是最好的例證。隨著創新創業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未來中國經濟進一步轉型升級有底氣、有動能。”馮俏彬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