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特斯拉故事背後的開放中國
http://www.CRNTT.tw   2020-01-12 08:41:18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當年上市……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工建設一周年之際,“中國版”ModelY生產項目宣布啟動,馬斯克專程飛抵上海向首批社會車主交付國產Model3。而在此前,特斯拉已向員工交付了15輛藍色和灰色的國產特斯拉Model3。

  “感謝中國政府!”這是馬斯克在開場時說的第一句話。倘若熟悉特斯拉這些年的戰略調整,就會發現馬斯克此言決非客套。眾所周知,2018年以來,在屢生變數的中美經貿摩擦下,特斯拉在美國的日子並不好過,市場營收一度同比下滑39%。“押注”中國,可以說既是主動破局,也是被動求變。而特斯拉的選擇,很容易被某些人視為“背叛”。所以我們看到,這邊的上海“超級工廠”一派熱火朝天之景,大洋彼岸的老東家已將其抵免額度強行“歸零”。特斯拉“冰火兩重天”的境況,何嘗不是當前國際貿易形勢的折射?

  今天的世界,究竟是需要開放合作、互聯互通,還是需要關上大門、貿易保護,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各大企業正在“用腳投票”。某種意義上,馬斯克口中的感謝,不僅是對“中國速度”的無限感慨,更是對中國開放發展理念的感同身受。“全球來商”的盛景背後,正是中國市場所蘊含的強大勢能。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中國利用外資一直居全球前三位,連續25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利用外資的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1-9月份,中國利用外資同比增長2.9%,而特斯拉,作為第一家全外資在華獨立投資的車企,更帶有某種標誌性。“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國際社會投出的信任票,就是對中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務實舉措的最大贊許。

  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沒有哪個國家願意成為“被遺忘的角落”,也沒有任何企業會拒絕發展的重大機遇。可以說,對於企業,選擇中國不是一時之計,而是尋找發展藍海的必然之舉。對於中國,主動擴大開放也絕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促進共同發展的長遠考量。兩個多月前,同在黃浦江畔,第二屆進博會落下帷幕,“中國市場這麼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的真誠邀請,再次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中國信心。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雖然美國政府明確表態“不會派高級代表前來”,但美國企業的熱情卻相當高漲,“我們得來”成為業內共識。事實說明,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外資企業的“定心丸”,堅持“拆墻”而不是“築墻”,才能助力世界經濟走出困境。

  “越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中,越能凸顯出擴大開放的意義。”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近日刊文指出,中國是一個極其強有力的創新經濟體,“過去十年屬於中國,未來十年也將如此”。而這重判斷所對應的,正是西方世界日益湧動的逆全球化潮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

  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更多“特斯拉”將書寫自己精彩的中國故事。世人會看到,一個有著更自信心態、更積極姿態的“開放中國”,將照亮世界的期待。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張砥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