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發揮好就業優先的政策紅利
http://www.CRNTT.tw   2019-11-23 08:51:33
  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電/一系列高含金量的穩就業措施出台,成為抗擊國內外各種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實現穩就業的有力硬招。經濟總量不斷增加帶來的總量效應、結構調整的利好因素、新業態釋放的崗位數量等,都是就業保持穩中向好的有利因素。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韓秉志述評文章表示,儘管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就業“成績單”仍相當亮眼。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3萬人,提前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隨著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勞動者飯碗越端越牢,失業率持續保持低位,就業這個“最大民生”不斷得到彰顯。

  文章認為,提前超額完成年度就業任務,與持續實施的一系列就業優先政策密不可分。過去很多年人們談就業,主要是從民生角度來考慮如何保障勞動者的就業權益。不過,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優先政策首次被置於宏觀政策層面,穩就業被放在“六穩”之首。這意味著,各項政策將優先支持就業,除了就業政策外,產業政策、財稅政策、貨幣政策、教育政策等將綜合發力。

  今年以來,在財政政策方面,中國出台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在貨幣政策方面,重點緩解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教育政策方面,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以提升勞動者素質……一系列高含金量的穩就業措施出台,成為抗擊國內外各種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實現穩就業的有力硬招。從2013年到2018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已連續6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從積極就業政策到就業優先政策,就業優先的理念和要求在國家治理層面愈加具體。

  文章指出,儘管提前實現全年就業目標任務,但一部分就業群體仍感到“就業難”:眼下,一些正在求職的大學生可能會覺得就業崗位的質量還不夠理想,一些農民工就業群體可能會覺得一些崗位“高不可攀”。求職者的微觀感受背後,反映出就業領域依然存在較為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從宏觀看,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形勢還將面臨多重社會經濟因素的綜合影響,經濟轉型升級、國際關係變化、個人觀念轉變等,都可能成為影響就業的因素。由於未來經濟發展走勢和就業形勢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就業的變量還可能隨之增多。在就業數量和質量二者有機統一方面,顯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穩就業的壓力,也不必低估穩就業的能力。經濟總量不斷增加帶來的總量效應、結構調整的利好因素、新業態釋放的崗位數量等,都是就業保持穩中向好的有利因素。從目前來看,就業優先的政策工具包已足夠豐富,關鍵是如何持續推進,把相關政策落實到位,並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就業優先政策體系。

  文章強調,應該認識到,就業優先政策在制定時要更有前瞻性,通過強化就業形勢預判,既要解決現有問題,也要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一些矛盾。比如,在互聯網平台上出現的大量靈活就業者,是當前新業態發展的一個新趨勢,但很多新職業的從業人員,平台卻無法給他們繳納社會保險,如何探索一種適合新業態發展的新型勞動關係,以明確勞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這是亟待政策層面做出回答的問題。下一步,仍要繼續挖掘就業優先政策的效能,處理好就業總量和結構的均衡,就業環境不斷完善,為新增勞動力提供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崗位。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