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返鄉當騎手”彰顯勞動力理性選擇回歸
http://www.CRNTT.tw   2019-03-08 08:39:39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只要就業穩、收入增,我們就更有底氣”“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繁星璀璨”……新鮮出爐的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有關“就業”的語句鏗鏘有力、自信滿滿、飽含暖意。這既是中國經濟澎湃動能的一個生動注腳,也是對“穩就業”政策的一個有力宣示。

  從整體大面上看,多年來我國就業連續穩中向好,指標靚、成績優,比如,去年城鎮新增就業完成全年目標的123.7%,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居近年來低位,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從具體層面來看,進入新時代,我國就業呈現出不少新亮點,更多的細分行業、垂直領域的就業潛力與空間被充分開掘出來。時維陽春,一年之計在於春,勞動力市場也“燥熱”起來了。比如,媒體調查發現,與一些傳統製造業遭遇“用工荒”相比,外賣行業呈現出一幅新鮮圖景——很多勞動力輸出大省的騎手,逐漸選擇回到離家近的城市工作。來自餓了麼的數據顯示,目前鄭州騎手93%來自本省,合肥90%騎手來自本省,沈陽78%,重慶90%。在傳統勞務輸出大省,本省騎手的比例都遠遠高於全國44%的平均值。

  種種數據表明,外賣騎手行業,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返鄉就業。實際上,這與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密切相關。

  一方面,傳統勞動力市場上,勞動力價值倒掛問題沒有得到明顯破解,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也還在努力摸索突破;另一方面,伴隨著互聯網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行業在低線市場逐漸下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年輕人“返鄉就業”提供了新機會。

  當然更需要看到,“騎手回鄉流”背後,也是一個勞動力市場個體選擇更趨理性、要素資源配置更為優化、社會整體勞動觀念更加開放多元的象徵。平心而論,很多適齡勞動者都有一個在大城市工作的夢想,眼界、技能、社交圈、薪資水平等都有更大提升可能性。但無可否認,近年來一線城市的居住和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掙得多花得也多”“掙的錢都交給了房東”等,“居大不易”的真相讓不少人扎心。而返鄉到二三線甚至四五線城市工作,騎手只要工作積極、吃苦耐勞、遵紀守法,收入性價比將相當可觀。數據顯示,當前外賣騎手月收入主要集中於4000元—8000元之間,騎手月入過萬的情況已屢見不鮮,不少騎手月收入已遠超原籍省份的月平均工資。

  事實上,中國經濟新舊動能正在加快轉換,新經濟業態、新工藝、新商業模式不斷湧現,這讓低線城市也衍生出不少新職業、新崗位。你可以選擇當“外賣騎手”,也可以當“快遞小哥”,或者開起個人“創意工作室”,抑或成為“電商村小二”。俗語有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從這個意義來說,“返鄉當騎手”也好,“新型職業農民”也罷,無疑都是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

  除了以上原因,相較於老一代的“藍領農民工”,新生代勞動者的勞動觀念和就業心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是一個必須引起重視的群體心理畫像。據了解,騎手是一個十分年輕的群體。他們平均年齡29歲,“85”後和“90”後是主力軍,“95”後成為新血液,占比已超過20%。無需多言,與上一代勞動者相比,新生代勞動者除了看重薪資水平之外,更在乎工作彈性和舒心程度,更在意自身價值是否得到社會尊重和認同。相關調查統計顯示,有30%的騎手就表示喜歡通過騎行來感受城市,也有越來越多的騎手認為外界對他們擁有基本尊重。

  事實上,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興職業者回鄉工作,其本身釋放的“蝴蝶效應”也正在凸顯。以返鄉騎手們為例,他們24小時“在線”和“順手取快遞、扔垃圾”等服務,不僅成了商業和社區之間的紐帶,更深度參與著基層與社區事務,激活了二三線城市的區域數字經濟商圈,成為了基層服務的構建者。

  “崗位無貴賤,分工有不同”。無疑,對於近年興起的“騎手回鄉流”,社會和輿論是肯定和樂見的。然而,新的趨勢本身,也給各外賣企業和平台提出了新挑戰——外賣行業需要繼續規範和提升自己,在“引來人”之後,更要繼續創造條件,改善騎手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既要讓他們“來得了”,也要讓他們“留得住”、“幹得好”。解決了這個主要問題,“騎手回鄉流”就能越來越壯大,企業轉型升級和社會責任感才能更好體現,流動的中國才能越發繁榮昌盛與生機勃勃。

  有恒業,方有恒心。“一個人有了就業,就容易安定;一個家庭有一人就業,就增加一分穩定的力量。”願有更多的體面、自足、有價值的就業選擇與機會出現,願更多創業造富的泉流充分湧現,這既能為中國經濟更高顔值、更佳氣質、更大韌性的畫卷潑墨添彩,也是每一個個人之喜、家庭之幸、社會之福。

  來源:人民網  作者:子鳴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